Loading...

特寫

小學生「親身」朝拜耶穌
宗教課引入沉浸式虛擬聖地遊

明明在校園裡上宗教課,老師講解著耶穌誕生的情景;忽然,全體師生置身於伯利恆參加聖地遊。大夥兒隨導遊叔叔到訪當地的主誕堂,與遊人一起參觀耶穌出生的地方;進入時要經過一道窄窄的門,然後看著神職人員為吊燈添油。耶穌誕生的位置有一個祭壇,地板上還鑲有一顆十四角的銀色星,意思是由亞伯拉罕到耶穌,共經歷三個十四代。原來,聖經的故事和場景如此真實。最後,眾人還會收到一份聖景小禮物,一打開就有馬槽場景照射到牆上。今個聖誕,大家對耶穌的誕生,有了更真實的印象。

以上所說的聖景遊,並非真實的外訪,而是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一堂宗教課──那是一次沉浸式體驗的課堂,一班小二的學生在校內特設的Inno Lab裡,透過三面分別置在左、中、右、各長六米的熒幕,觀看聖地影像,「親身」體驗聖經所描述的耶穌降生的場景。

帶領同學「遊覽」聖地的,是「天路客旅」聖地事工的同工Brian。在約十分鐘的行程中,他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伯利恆的天使報喜堂、牧羊人野地教堂、主誕堂等等,又展出今時今日當地牧羊的情況。伴隨真實的聖地場景,他娓娓道出整個耶穌出生的故事。活潑的小二學生投入其中,不時觸碰牆上的影像,又詢問導遊不同聖經詞彙的意思,回答導遊的提問。

王錦輝中小學校內宗教氣氛濃厚,記者到訪當日,校園內不時傳出學生唱聖詩的歌聲。該校的宗教教育主任陳麗君老師指,學校得到有心的基督徒贊助,興建小禮堂和「所羅門科創教育中心」Inno Lab等硬件,希望宗教教育也可善用這些設施。他們與校牧都不斷思考如何將宗教教育變得更生動有趣,甚至讓專注力不高的小學生也能投入其中。在七月舉行的第八屆學校基督教事工網絡分享會中,他們認識了「天路客旅」事工,結果一拍即合,嘗試將聖地影片實境引入宗教課堂。

疫情、戰爭窒礙出訪 虛擬聖地遊發揮作用

由於二○二○年疫情爆發,無法舉辦聖地團,「天路客旅」的團隊便決定前往當地,拍攝一個多月,及後製成多段影片,向有興趣人士分享。Brian也是初次將影片素材調整,用作宗教課的沉浸式體驗。他為影片能作宗教教育素材而感恩,並歡迎教會與學校協商,又表示可就著不同團體的需要,調整影片內容,帶領虛擬聖地遊。事實上,由於以哈戰爭持續,大部份聖地團目前無法起行;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,亦難以前往聖地,他相信這類虛擬聖地遊可發揮作用,讓人感受聖經的真實。

這是「天路客旅」第二次舉辦這類沉浸式宗教課堂。總結兩次課堂經驗,Brian認為,沉浸式體驗與只看著眼前一個熒幕的感覺十分不同,讓人仿如置身其中。上一次的課堂中,他帶學生「參觀」被燒成灰燼的蛾摩拉城現址;看到一層層的灰燼,以及晚上燒硫磺的情景,學生們都極為震撼。

陳麗君則表示,學生和家長目前的反應都不錯,計劃來年開放課堂,供不同學校的宗教老師觀課及交流。未來,他們也計劃開放場地供教會作體驗。


守護自由空間,請支持基督教《時代論壇》
可選擇:📲 PayMe 或 💳 網上捐款(信用卡)
⚡️轉數快FPS +852 51100803(註明奉獻,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)

Donationcall
更多標籤
payme
同心圓
靈溢
巨人染